旅游業回暖,不合理低價游有重現跡象。 業內人士指出,低價卡是旅行社吸引游客的常用手段。 要根除這種亂象,就需要推動旅游產業鏈和服務的升級。
“我差點上當!不過這個價格真的很誘人?!? 2月20日,重慶市沙坪壩區居民許女士說起幾天前的遭遇,仍心有余悸。
去年退休的許女士一直想去云南旅游。 春節假期,看到火爆的旅游市場,她決定節后去云南。 “瀏覽了幾天,發現一款產品非常吸引人,6天5夜的行程,團報費只要499元?!?可當她去了旅行社后才發現,所謂的低價游只是個噱頭,承諾的服務還不夠。 兌現,景點變商場,游客怨聲載道。
旅游市場終于迎來復蘇,為何還有人前來“添堵”? 記者注意到,近年來,雖然各級旅游主管部門多次打擊不合理、低價游,但此類現象仍屢禁不止。 現在,隨著旅游業復蘇,苗頭重現,如何規范治理備受關注。
一個景點5個購物點
徐女士告訴記者,旅行社宣傳499元的云南游包括大理、麗江、西雙版納等多個知名目的地,甚至說包含往返機票,酒店住宿在四人以上星星。
本來,徐女士準備報名,但到了旅行社后,發現這只是街邊的一家小店,還有兩名游客正在與工作人員發生爭執。 徐女士了解到,這兩名游客之前也向云南旅行團反映過,回來后感覺受騙,要求退款。
一位游客告訴徐女士:“這個旅行團坑坑洼洼,景點變成了商場,都是小店,環境極差,什么都不買打折信息,導游會做鬼臉,甚至要求司機故意拖延行車時間?!?徐女士聽說這個情況后,很快就打消了去群里舉報的念頭。
“沒有購物,沒有房間!” 近日,一段“購物團消費不達標沒房卡”的視頻引發關注。 視頻中,一名老人與另一名女子發生爭執,稱對方是在逼她購物。 據了解,這一幕發生在廣西桂林市某酒店前臺。 老人是游客,女人是當地導游。 老人參加的旅行團從海南出發,團費398元,行程7天6夜。 隨后,桂林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官方回應:經初步核實,涉事旅行社和導游涉嫌不合理低價旅游、強迫或變相強制購物特價購物平臺,已立案調查。
家住重慶渝中區的彭先生告訴記者特價購物平臺,去年夏天他也遇到了踩低價游的問題。 “報名前號稱是‘0元游’,到了之后,旅行社不僅安排了購物點,還規定了消費門檻?!?/p>
“一個景點對應5個購物點,導游直接問每個購物點要花多少錢,然后再去下一個景點?!?彭先生說,他出差回來,買了一堆次品,還背了胃氣,完全沒有體驗到旅行的樂趣。
低價旅游產品多來自非正規旅行社
“不合理、低價出行一直存在,背后的原因非常復雜?!?重慶某旅行社市場部部長張宗軍表示,旅游行業80%的矛盾、投訴和違規行為都是因為價格低。
“打低價牌是旅行社常用的拉客手段?!?張宗軍分析,旅行社往往分為兩種:團社和地社。 旅行社負責招客,按“人頭數”賺錢,而地方旅行社負責接待,讓游客多購物,賺取傭金是很多地方旅行社的利潤來源之一。
一位在重慶從事帶團旅游的導游指出,市??場消費者的需求導致了不合理、低價的旅游產品的出現。 “對于游客來說,當然是越便宜越好,經營者抓住了這種貪便宜的心理,先吸引游客入團,再通過欺騙、強迫游客購物等方式非法牟利?!?/p>
張宗軍還提到,行業不時發生價格戰也是原因之一。 “雖然很多從業者都非常清楚,價格戰是‘傷敵一千,自傷八百’的雙輸局面,但誰愿意出賣客源呢?”
“不過,正規的旅行社肯定不會推銷低價旅游產品,畢竟這是自毀形象、自毀品牌的做法?!?有同修這樣說。 記者了解到,大部分不合理、低價的旅游產品都來自非正規旅行社,甚至還有一些沒有取得旅行社經營許可證的企業和跨境企業。 它們往往隱藏在相關行業部門的盲區。
推動旅游產業鏈和服務升級
去年8月,文化和旅游部發布《關于加強行業監管進一步規范旅游市場秩序的通知》,其中明確提到:部分地區不合理低價旅游、無證經營的旅行社業務、強制或變相強制導游購物 加強行業監管,進一步規范旅游市場秩序。
記者注意到,這只是近年來出臺的應對游戲不合理、低價亂象的管理文件之一。 然而重重打擊之下,為何仍舊如此亂象重演?
重慶市旅游協會相關負責人指出,一方面,部分旅行社和導游在利益驅使下甘冒風險; 另一方面,由于不合理、低價游、利益相關者多、鏈條長、監管散,難以一網打盡。
“在我們這個行業,低成本旅游的管理被稱為‘打地鼠’。如果一方被打倒,另一方就會冒出來?!?曾在多家旅行社工作過的袁欣這樣形容。
張宗軍表示,杜絕不合理低價旅游,需要推動旅游產業鏈和服務升級,以團社為源頭,實行首責制,調整旅游經營模式。團社靠報團人數,地方社靠游客消費。 兩人分擔責任。 一旦出現違法違規行為,將以同等力度予以懲處,從源頭上遏制亂象頻發。
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認為,要杜絕不合理低價旅游,首先要推動更多旅行社和旅行社品牌化,讓旅游市場有更多誠信商家,達到效果良幣驅逐劣幣。 其次,建立有效及時的司法救助和行政救助制度,讓游客在旅游過程中第一時間發現陷阱和隱患,及時得到旅游行政部門的幫助,切斷不合理、低價的旅游利益鏈條.